北大博士生抄襲論文,學術造假剽竊科研當博士只會教壞學生。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艷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于艷茹,讀博士期間于2013年7月于該刊發表的論文構成抄襲。
學術期刊公開刊登抄襲公告,在國內實為罕見。公告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發熱議,多位學界知名人士在微博上公開呼吁嚴懲抄襲者。
去年7月刊發的論文,為何一年之后才被發現和揭露是抄襲?對于這樣的學術抄襲行為,當事的學術期刊又會如何處置?學術界又該怎樣來防范論文造假行為呢?
抄襲論文是學術造假行為,也是剽竊科研成果,對于這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行為,必須零容忍。如果證實北大博士生確實有抄襲論文,絕對不能繼續留在北大當博士,因為學術道德不端正的教師,只會教壞學生。
公告稱,經《國際新聞界》編輯部仔細比對,于艷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大段翻譯國外學者發表于1984年的論文,甚至直接采用外國論文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
《國際新聞界》編輯部認定,其抄襲性質較為惡劣。《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
陳力丹:這個抄襲幾乎是全文抄襲,除了那個提要和結語是他的話,都是完全從那本書上抄的。
公告附上了兩篇論文全文,并用黃色標注了于艷茹具體抄襲的內容。記者仔細比對圖片后發現,除了摘要和結語部分,于艷茹幾乎全文“翻譯”了國外的論文,多個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譯。
經多方證實,于艷茹是200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就讀博士學位,2013年7月畢業。2011年9月,她還作為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國(境)研究項目”(第二批)資助對象,赴美國哈佛大學交流4個月。據媒體報道,于艷茹自北大畢業后,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陳力丹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說,在刊發論文之前,期刊編輯部并不了解于艷茹本人。
陳力丹:不知道當事人,長什么樣也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他背景,只知道他是北大的一個博士生,別的都不知道,你抄了就揭發,這有什么不對呀,就應該揭發。
陳力丹教授說,這次能在期刊發表多個月后揭發學術抄襲行為,也是源于一個偶然。陳力丹:有人像我們舉報,也是個研究者吧,他在研究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說我們發稿的文章怎么跟書里一模一樣,于是就跟我們說,我們專門請了一位外語比較好的人再核對一下,找到原著,拿原著和他已經發表的中文一對,一看就是抄的,沒什么可說的,我們就開會決定了怎么辦,就這事兒。
《國際新聞界》編輯部公開了對于艷茹的處理決定:5年內拒絕于艷茹的投稿,將其論文抄襲情況公告于刊物官網,并通報其相關單位。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