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2019博士研究生招生:經濟學考試大綱
“經濟學”(科目代碼:2002、2003)考試參考大綱
一、“經濟學一”
(科目代碼:2002)考試參考大綱微觀經濟學部分:
1. 消費者理論:偏好公理、效用函數、支出函數、各種需求彈性、顯示性偏好;
2. 廠商理論:生產函數、投入替代彈性、規模報酬、成本函數、利潤函數;
3. 不確定下的個體決策理論;
4. 市場均衡和福利:各種市場結構、均衡與福利;
5. 博弈論:占優策略、納什均衡、貝葉斯-納什均衡、子博弈完美均衡;
6. 不對稱信息:逆向選擇、信號顯示機制、委托代理問題、道德風險;
7. 外部性與公共品。
宏觀經濟學部分:
1. 增長理論:索洛模型、世代交迭模型、Ramsey 模型、研究和開發模型、干中學模型、人力資本模型;
2. 經濟周期理論:盧卡斯模型、實際經濟周期理論、凱恩斯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3. 宏觀理論專題:消費、投資、通貨膨脹、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失業、效率工資。
二、“經濟學二”(科目代碼:2003)
考試參考大綱
微觀經濟學部分:
1. 消費者理論:偏好關系、效用最大化與需求函數、比較靜態分析(參數變化對需求函數的影響)、斯勒茨基方程、需求函數的性質、需求加總、消費者剩余;
2. 不確定下的個體決策理論;
3. 廠商理論:技術與生產函數、成本最小化與成本函數、利潤最大化與競爭性供給函數;
4. 局部均衡理論:完全競爭市場、壟斷市場、寡頭壟斷、博弈論;
5. 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
6. 外部性、公共品與市場失靈。注:附錄中優化等方法是求解經濟學問題的必要工具。
宏觀經濟學部分:
1. 宏觀經濟指標;
2. 經濟增長:增長核算、新古典增長模型、內生增長模型;
3. 總需求與總供給:總需求與總供給、失業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學的新近發展;
4. IS-LM 模型、國際收支、匯率、浮動和固定匯率下小國開放經濟模型;
5. 基于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分析:消費、投資、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金融市場、穩定化政策;
6. 通貨膨脹、預算赤字、國際調節。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