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擁有堅實、寬厚的基礎知識,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并在本學科做出創造性成果、能從事體育教學、科研、訓練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同國家規定的體檢標準)。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
4、有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
5、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三、學習形式、學制、學費
2021年我校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制4年(達到優秀畢業生條件者可提前至三年畢業);學費7500元/年(共30000元)。
四、報名
博士報名采取網上報名的方式進行。
1、網上報名網址
考生統一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選擇“博士網報”進行注冊、登錄報名。
網報日期:2020年12月14日-2021年1月15日(逾期報名者不予受理)。
2、提交報名材料
考生報名信息填報完畢,請考生將相關報名材料上傳至網報系統,提交我校審核:
(1) 報名材料包括:
①報名表格:考生將報名后生成的“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簡稱:報名表)打印一份,仔細核對報名信息,在考生簽字欄親自簽名確認信息。并要求考生檔案所在單位簽署“同意報考定向就業或非定向就業”的意見,加蓋檔案所在單位(或人事部門)公章。同時在表格照片處加蓋公章。(注:暫無工作單位且檔案托管的考生,可由托管單位說明檔案歸屬情況,并加蓋公章。)
②碩士學位課程成績單(必須加蓋管理部門公章);
③碩士學位證、畢業證書(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供學生證,入學時核驗畢業證或學位證);
④兩名本學科教授(或相當職稱)專家推薦表;
⑤報考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情況表,加蓋組織部門公章(武漢體育學院教職工可蓋所在部門公章);
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正面)。
(2)電子報名材料上傳
考生將上述六種材料原件(有紅色印章或手寫簽名的頁面)以掃描方式合成一個"報名號_姓名.PDF "文件(包含:報名表首尾2頁、學位證或學生證1頁、專家表2頁、成績單1頁、思政表1頁、身份證1頁)共8頁(不要生成壓縮文件*.zip等),文件大小在2MB以下,內容要清晰,按報名流程的提示上傳至網報系統。材料不全,不予準考。
初試階段考生不需提交紙質報名材料。進入復試的考生,請將各類報名材料的原件或復印件提交研招辦審核、備案。
3、繳納報考費:
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報考博士研究生應繳納報考費200元(報考費概不退還)。請考生通過網報系統的支付功能,網上支付報考費。我校研招辦不負責收取報考費。(注:報考費請不要拖延至報名截止當天支付,以免系統出現故障,提交失敗,影響報考。)
五、資格審查:
招生單位對考生上傳的網報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審查情況將在2月底研究生院網站上公布。參加復試的考生需提供網報材料的原件、復印件進一步復查并備案。
在招生錄取的任何階段,如發現弄虛作假或未達到報考條件者,一律取消其報考、考試和錄取資格。
六、初試
1、考試日期:2021年4月10日
2、考試地點:武漢體育學院
3、考試科目:見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
4、領取準考證:考生在考試前一天到我校研究生院領取準考證。
七、復試
1、復試名單的確定
我校博士研究生復試按照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確定復試名額,參加復試考生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
① 外語成績不低于學校確定的復試控制線。
② 外語+業務課1(專業綜合) 總分在各導師方向排名靠前者。
③ 業務2(研究方向專題)成績60分以上。
④ 復試人數原則上按導師招生計劃數的2:1確定,報考同一導師的考生達到復試控制線人數超過復試人數時,按英語+業務課1兩科總分排名確定進入復試名單,總分相同時,以業務課2、外語、業務課1的優先排名順序,確定進入復試的名單。導師生源不足可在同一專業內調劑。
⑤ 報考不同專業的考生不調劑錄取。
2、復試時間:另行通知。
3、復試內容
博士研究生的復試內容包括外語口語測試、復試小組綜合能力面試和導師面試。
復試要求:①重點考查考生的知識結構、科研創新意識和能力、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②了解考生的自學能力、治學態度、個人志趣與特點。③對在職人員還應考查其工作實績。④外語口試主要測試考生運用外語知識與技能進行口頭交流的能力,從發音的正確性、使用語言的準確性、流利程度等方面測試考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復試的同時,研究生院還將了解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現,審查體檢情況。
八、錄取
1、錄取名額:錄取名額以國家下達的正式招生計劃為準,原則上每位導師招生人數為1名。
2、錄取原則:根據考生的總成績(含初試、復試),碩士階段的學習成績與工作業績,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科研成果及身體健康狀況,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3、錄取類別:博士研究生錄取有非定向就業、定向就業兩種類別。
錄取為非定向就業的博士研究生,其人事關系和檔案錄取時須轉入我校。畢業時采取畢業研究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方式,落實就業去向。
錄取為定向就業的博士研究生,錄取前考生與用人單位、我校與用人單位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定向單位必須承諾允許學生全脫產學習,在前三年中不得安排學生工作。就讀期間人事關系、檔案、戶籍不轉入我校,不享受國家助學金和學業獎學金等。
九、其它
1、若發生考生與原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而造成考生不能報名、考試、錄取、報到、注冊、就讀的后果,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2、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網址:http://yjsy.whsu.edu.cn/,請考生隨時關注我校博士生招生考試、成績查詢、復試錄取通知等相關信息。
3、聯系方式:辦公電話:027-87191802, 郵箱:yzb10522@163.com
說明:國家政策如有調整,以最新政策為準。
武漢體育學院2021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學科專業代碼、名稱 及研究方向 |
指導 教師 |
擬招 人數 |
考 試 科 目 (每科滿分100分,考試時間3小時) |
導師組 |
040301體育人文社會學 |
3 |
|||
01媒體體育研究 |
張德勝 |
①1001英語 |
||
02體育傳播與國家戰略 |
萬曉紅 |
②2001體育管理學與體育社會學 |
||
03新媒體與體育傳播 |
王相飛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
040302運動人體科學 |
3 |
|||
01運動干預策略與健康促進生物學機制 |
陳寧 |
①1001英語 |
||
02中醫藥在運動醫學領域的應用 |
楊翼 |
②2002運動生理學與運動生物化學 |
||
03運動干預與慢性病康復 |
寇現娟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
0403Z4運動康復學 |
1 |
|||
01運動損傷康復 |
李章華 |
①1001英語 |
王松 |
|
②2003運動解剖學與運動康復治療 |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
0403Z2運動心理學 |
2 |
|||
01運動表現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 |
漆昌柱 |
①1001英語 |
祝大鵬 |
|
02運動與健康的心理學理論及應用 |
徐霞 |
②2004運動心理學與心理學研究方法 |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
040303體育教育訓練學 |
6 |
|||
01體操類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含體育產業) |
呂萬剛 |
①1001英語 |
陳林祥 |
|
02體操類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
鄭湘平 |
②2005運動訓練學與教學論 |
||
03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
鐘亞平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
04競技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
龍斌 |
|||
05體育課程與教學論 |
趙富學 |
|||
06學校體育 |
彭小偉 |
|||
040304民族傳統體育學 |
3 |
|||
01中國武術文化與發展研究 |
王崗 |
①1001英語 |
||
02民族體育歷史與文化 |
龍行年 |
②2006中國文化史與教學論 |
||
03運動處方抗衰老研究 |
湯立許 |
③3001 研究方向專題 |
||
0403Z1體育工程學 |
1 |
|||
01體育工程研究與應用 |
鄭偉濤 |
①1001英語 |
馬勇 |
|
②2007理論力學與材料力學 |
||||
③3001研究方向專題 |
武漢體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參考書目 |
||
教材名稱 |
編者 |
出版社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
實用體育管理學 |
孫漢超等主編 |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年版 |
體育管理學 |
高雪峰等主編 |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年版 |
體育社會學 |
盧元鎮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
運動人體科學 |
||
運動生理學 |
鄧樹勛等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二版 |
運動生物化學 |
林文弢等主編 |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年版 |
運動康復學 |
||
系統解剖學 |
柏樹令,應大君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年出版 |
康復功能評定學 |
王玉龍主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年版 |
物理治療學 |
燕鐵斌編 |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 |
運動心理學 |
||
體育運動心理學導論 |
季瀏,張力為,姚家新等主編 |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
心理學研究方法 |
約翰·肖內西等編著 |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第7版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
教學論 |
李秉德主編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運動訓練學導論 |
楊樺等主編 |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
運動訓練學 |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版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
中國文化概論 |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
中國文化史 |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
教學論 |
李秉德主編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體育工程學 |
||
理論力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寫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七版 |
材料力學(I) |
單輝祖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
英 語 |
||
研究方向專題 |
考試范圍主要為指導教師所從事的研究領域的有關內容 |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