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 礦 業 大 學 ( 北 京 )
招收 2021 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21 年計劃在 27 個專業中招收博士研究生 360 名,其中與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聯合培養 10 名,對口支援計劃 1 名,少數民族骨干計劃 2 名,碩博連讀、直博生考生約 120 名,普通招考(含“申請-考核”制)約 240 名。實際招生人數將以教育部當年下達的計劃為準,各學科專業、導師招生名額在錄取時根據報考情況和學校發展需求做適當調整,目錄中公布的招生人數供參考。
一、招生方式及學習年限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三種:本科直博、碩博連讀、普通招考(含“申請-考核”制)。我校“申請-考核”制與普通招考將同時安排綜合考核(復試),考生報名時需選擇其中一種招生方式報考。碩博連讀、普通招考(含“申請-考核”制)的學制為 4 年,本科直博的學制為 5 年。
普通招考考試流程:網上報名-外國語筆試(初試)-綜合考核(復試)-錄取“申請-考核”制考試流程:網上報名-提交申請材料-資格審查-綜合考核(復試)-錄取
二、報考條件
基本條件:
1. 熟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品德良好,遵紀守法,決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 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教育部規定的體檢標準。
3. 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或全日制應屆畢業的碩士生(最遲在 2021 年 6 月 10 日前能夠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并在入學前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4. 至少兩名所報考學科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以上的專家推薦。
5. 現為定向培養的應屆畢業碩士生、原為定向培養尚在履行合同中的在職人員,報考非定向博士,須征得在職單位或服務單位的同意,并在復試時提交《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考生與單位因報考問題引起糾紛而造成不能被錄取的,我校不承擔責任。
6. 只有學位證書而無畢業證書的專業學位考生,在報考時必須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7. 持境外獲得的學位證書報考者,在報考時必須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報告。
選擇“申請-考核”制報考的考生除滿足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滿足以下條件:
1. 取得碩士學位方式為學歷教育(即同時擁有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與碩士學位證書)。
2. 外國語水平滿足以下其中一項:(1)具有至少一項六年內的英語成績證明(自 2015年 1 月 1 日起)且滿足: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達到 425 分;托福 iBT 網考 85 分以上;雅思 6.0分以上(單項不低于 5.5 分);GRE 成績 1200 分以上(新標準 240 分以上);WSK(PETS5)60 分以上;國家英語專業四級或八級。(2)小語種(日語、俄語)提供相應水平的成績證明,俄羅斯聯邦對外俄語等級考試(ГТРКИ)通過二級及以上;日本語能力測試(JLPT)通過一級及以上。(3)在英語國家或地區獲得過碩士或博士學位。
3. 學院要求的其他條件,詳見各學院網站。
三、報名考試時間及地點
1. 所有考生一律網上報名,網上報名請登錄本校研究生院的網頁(未經網上報名者無效)。報名網址:http://bbk.cumtb.edu.cn/ ,推薦使用搜狗瀏覽器兼容模式、360 安全瀏覽器急速模式、或者 IE 瀏覽器。
2. 網上報名時間:2020 年 11 月 30 日至 2020 年 12 月 21 日 16:00,按照網上要求填報信息,完成網上報名。必須使用網上支付報名費。報名費 200 元,支付方法詳見網上報名系統。因考生個人原因或者資格審查未通過不能進入綜合考核環節的考生,已支付報名費不予退還。
3. 準考證打印時間:2021 年 3 月 2 日—3 月 7 日在報名網站下載打印。
4. 普通招考外國語筆試時間(初試):2021 年 3 月 6 日(周六)。
考試地點: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院路校區(具體地點以考前網站公布的考試安排為準)。
5. 申請考核提交材料時間:具體要求詳見各學院網站。未按學院規定日期提交申請材料的考生,視為自動放棄申請資格。
6. 綜合考核時間:3-4 月(具體時間地點見報考學院網站)學院 綜合考核-筆試 綜合考核-面試
001 能源與礦業學院 3 月 6-7 日 4 月中下旬
101 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 3 月 6-7 日 4 月中下旬
002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4 月中下旬 4 月中下旬
003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4 月中下旬 4 月中下旬
004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3 月 6-7 日 4 月中下旬
005 管理學院 4 月中下旬 4 月中下旬
006 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 3 月 6-7 日 4 月中下旬
007 理學院 4 月中下旬 4 月中下旬
008 文法學院 4 月中下旬 4 月中下旬
009 馬克思主義學院 3 月 6-7 日 4 月中下旬
7. 學校有權對考生提供的證件、材料及相關內容提出質疑并要求考生進行解釋和證明,在報名、考試、錄取、上學期間的任何階段發現以虛假材料和信息報考的考生,將被取消相應資格,并通報考生所在單位。
四、材料提交
1. 普通招考:網上報名成功后下載相應材料,英語筆試(初試)結束后,進入綜合考核(復試)階段前須提交以下材料并進行資格審查(具體日期另行通知)
(1) 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普通招考考生通過初試,進入復試可以下載;“申請-考核”制考生提交報名信息后可以下載)
(2) 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信息校對表;
(3) 報考學科的專家(教授)推薦書 2 份;
(4) 思想政治情況表;
(5) 蓋有研究生成績管理部門或檔案室公章的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
(6) 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生在入學前補交);
(7) 應屆畢業的碩士生必須在 2021 年 6 月 10 日前交驗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證明材料。網上填報的信息與下載表格填寫的信息必須一致,提交書面材料后報名信息不再修改。
(8) 獲得境外院校學位者,需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證明。
(9) 報考非定向的在職考生須提交工作單位同意報考證明,模板請在網站下載。
2. “申請-考核”制:網上報名結束后下載相應材料,考生在學院規定的日期內向報考院系提交申請材料并進行資格審查,具體要求以相關院系公布為準。材料包括:
(1)-(9) 項同普通招考;
(10) 六年內外國語(英語、日語、俄語)水平證明(TOEFL、GRE、WSK(PETS 5)、雅思、國家英語六級考試、國家英語專業考試、日語或俄語等級證書等可證明本人外語水平的材料的復印件,原件在綜合考核時進行核驗);
(11) 個人陳述書,內容包括學習及學術研究的簡要經歷、特別成就及其它原創性研究成果(包括本人發表的論文、著作、標準、軟件著作權證書原件或復印件),本人獲獎、研究成果清單及相關證明材料,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本人研修計劃(2000-3000 字)。
(12) 學院規定的其他材料,詳見各學院網站。
以上材料需在綜合考核(復試)時審查原件,所交材料不予退還。
五、報考及錄取類別
1. 非定向博士生:非定向博士研究生人事檔案關系必須轉入我校(在開學報到前尚不能將人事檔案轉入我校的考生將被取消錄取資格),戶口可轉入我校學生集體戶口,全日制在校學習。
除專項計劃外,學校不再招收定向就業考生,即要求學生脫產且全日制在校學習。
六、資格審查(“申請-考核”制)
1. 各學院將組織專家成立審查考核小組,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并對考生的綜合素質和科研潛質做出評價結論,結合申報導師意見,確定進入綜合考核的人選。
2. 公示:各學院在學院網站公示最終進入綜合考核的考生名單,公示時間為 5 個工作日,無異議后,通知考生前來參加綜合考核(復試)。
七、綜合考核(復試)
1. 綜合考核(復試)由各學院組織,形式及各部分成績權重由各學院自定,重點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對本學科前沿領域及最新研究動態的掌握情況、科研經歷及科研學術道德、外語的聽、說、讀能力。
2.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考生在報名網站下載思想政治情況表,交由考生所在單位基層組織部門填寫蓋章后于綜合考核(復試)時交所報考學院,各學院在綜合考核(復試)時對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進行全面了解。
八、錄取
1. 總成績以綜合考核(復試)成績為準,其中筆試及面試所占比例由各學院確定,普通招考外國語筆試(初試)成績不計入總成績,各學院根據資格審查和綜合考核(復試)的綜合情況,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并將擬錄取名單報送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統一公示擬錄取結果。錄取考生于 2021 年秋季入學。
2. 擬錄取的考生需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文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 號)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九、學費及獎助學金
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凡錄取為我校博士研究生均須交納學費,標準為 1 萬元/年;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將獲得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 1.5 萬元/年,非定向錄取的博士生第一年學業獎學金均定為二等獎,即 1.5 萬元/年。
十、畢業就業
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畢業后根據國家需要和學以致用的原則進行雙向選擇就業;定向博士研究生,一律回原協議單位,由原單位安排工作。
十一、專項計劃
(一)少數民族骨干計劃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招生計劃為國家定向培養的全日制專項招生計劃,2021 年我校共招收 2 名。
生源范圍及招生對象:西部 12 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少數民族考生。
招生專業:我校 2021 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所列專業。
報考條件:除滿足博士報考基本條件外,還應滿足:畢業后保證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其中,在職考生回原單位;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回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就業。
報考類別:定向就業
考試方式:“申請-考核”制、普通招考二選一。
材料提交:網上報名成功后下載相應材料,初試結束后,進入復試階段前須提交以下材料并進行資格審查(具體日期另行通知):(1)《報考 2021 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考生網上下載填寫相關項目后持此表(一式三份)和相關材料到“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的民族教育處(高教處)辦理資格審查手續);(2) 報考博士生信息校對表; (3) 報考學科的教授(專家)推薦書 2 份;(4)思想政治情況表;(5)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6)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生在入學前補交); (7)應屆畢業的碩士生必須在 2021 年 6 月 10 日前交驗通過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證明材料。網上填報的信息與下載表格填寫的信息必須一致,提交書面材料后報名信息不再修改。
外國語筆試及綜合考核:同各學院安排。
錄取:實行“自愿報考、統一考試、單獨劃線、擇優錄取”等特殊政策。所有被錄取考生的就業方式均為定向就業,學習形式為全日制,且須簽訂定向協議書。在職考生與所在單位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與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書。考生簽訂協議書后,招生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畢業后回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二)聯合培養專項計劃
按照《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暫行辦法》(教研〔2009〕5號)的要求,我校 2021 年繼續開展與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計劃招生 10人。考試方式為“申請-考核”制、普通招考二選一。
(三)對口支援專項計劃
2021 年我校繼續開展面向貴州應用技術學院對口支援的博士研究生專項計劃,計劃招收 1 名,以最終實際錄取人數為準。考試方式為“申請-考核”制、普通招考二選一,報考及錄取類別為定向博士生。
電 話:(010)62331208 傳真:(010)62346931
郵 編:100083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丁 11 號
各學院聯系方式:
能源與礦業學院 010-62339053 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 010-62339131
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 010-62339321 理學院 010-62331185
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 010-62339307 文法學院 010-62339673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010-62331345 馬克思主義學院 010-62331450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010-62331743
管理學院 010-62331251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