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所、專業代碼及名稱、研究方向 | 指導教師 | 備 注 |
001基礎醫學院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071002 動物學 | ||
01腫瘤模型的制備與評價 | 師長宏 | |
071003 生理學 | ||
01心肺保護 | 裴建明 | |
02心肌保護機制 | 馬 恒 | |
071005 微生物學 | ||
01分子微生物學 | 徐志凱 | |
02分子微生物學 | 吳興安 | |
03分子微生物學 | 張芳琳 | |
071006 神經生物學 | ||
01高級腦功能機制及干預研究 | 武勝昔 | |
02慢性痛的神經機制及干預新策略 | 羅 層 | |
03痛覺信息調控的腦機制 | 徐 暉 | |
04中樞呼吸調控機制研究 | 劉瑩瑩 | |
071007 遺傳學 | ||
01腫瘤線粒體遺傳學 | 邢金良 | |
02免疫細胞發育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 秦鴻雁 | |
071008 發育生物學 | ||
01發育調控的分子機制 | 韓 驊 | |
02免疫細胞的發育調控 | 秦鴻雁 | |
071009 細胞生物學 | ||
01系統細胞生物學與分子醫學 | 陳志南 | |
02腫瘤分子細胞生物學 | 邊惠潔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3分子細胞生物學和免疫治療 | 蔣建利 | |
04干細胞與腫瘤細胞生物學 | 李 玲 | |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
01腫瘤干細胞的分子調控 | 韓 驊 | |
02腫瘤微環境與靶向治療 | 楊安鋼 | |
03腫瘤的分子機制與靶向治療 | 賈林濤 | |
04單(多)基因病致病基因及其機制研究 | 吳元明 | |
05腫瘤耐藥分子機制研究 | 張 健 | |
06腫瘤生物治療 | 趙 晶 | |
07腫瘤相關非編碼RNA功能與機制 | 張 瑞 | |
0710J1 疼痛醫學 | ||
01慢性痛與負性情緒共病的神經機制 | 武勝昔 | |
02痛與鎮痛的神經機制 | 李云慶 | |
03慢性痛及其共病的腦機制 | 徐 暉 | |
04慢性痛及其共病的神經機制與干預策略 | 羅 層 | |
0710J2 生物技術與工程 | ||
01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徐志凱 | |
02生物毒素快速偵檢技術和制劑研發 | 楊 琨 | |
03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吳興安 | |
0710J5 礦化醫學 | ||
01鈣的轉運及代謝 | 裴建明 | |
0710J6 臨床遺傳學 | ||
01表觀遺傳學 | 韓 驊 | |
02臨床遺傳性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吳元明 | |
100101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 ||
01神經信號傳遞和調控的機理 | 李云慶 | |
02中樞神經系統參與疼痛機制研究 | 王亞云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3慢性痛的中樞調控機制 | 陳 濤 | |
04暈動病發病的神經機制 | 張富興 | |
100102 免疫學 | ||
01腫瘤免疫治療 | 楊安鋼 | |
02腫瘤分子免疫與表觀調控 | 楊 琨 | |
03細胞和分子免疫學;骨免疫學 | 陳麗華 | |
100103 病原生物學 | ||
01微生物感染與免疫 | 徐志凱 | |
02微生物感染與免疫 | 張芳琳 | |
03微生物感染與免疫 | 吳興安 | |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
01腫瘤分子病理 | 王 哲 | |
02腫瘤微環境與耐藥研究 | 張 靜 | |
03代謝與腫瘤 | 葉 菁 | |
04衰老相關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基礎 | 馬 恒 | |
100105 法醫學 | ||
01法醫鑒定技術和生物識別技術研究 | 吳元明 | |
1001J1 疼痛醫學 | ||
01痛與鎮痛的神經機制 | 李云慶 | |
02慢性痛相關情緒行為的腦機制 | 徐 暉 | |
03慢性痛及其共病的神經機制與干預策略 | 羅 層 | |
1001J2 生物技術與工程 | ||
01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徐志凱 | |
02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張芳琳 | |
03腫瘤分子免疫與靶向免疫治療 | 楊 琨 | |
04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吳興安 | |
1001J3 再生醫學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01組織器官構建與再生機理 | 韓 驊 | |
1001J5 礦化醫學 | ||
01鈣的轉運及代謝 | 裴建明 | |
1001J6 臨床遺傳學 | ||
01臨床遺傳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秦鴻雁 | |
1001Z1 系統醫學生物學 | ||
01系統細胞生物學與分子醫學 | 陳志南 | |
02心臟內分泌 | 裴建明 | |
03醫學分子細胞生物學 | 邊惠潔 | |
04腫瘤線粒體生物學與生物標志物 | 邢金良 | |
05分子細胞生物學和免疫治療 | 蔣建利 | |
06干細胞生物學與腫瘤 | 李 玲 | |
1002J6 臨床遺傳學 | ||
01表觀遺傳學 | 韓 驊 | |
02臨床遺傳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秦鴻雁 | |
03臨床遺傳性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吳元明 | |
1002Z1 臨床病理學 | ||
01腫瘤分子病理 | 王 哲 | |
1007J2 生物技術與工程 | ||
01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徐志凱 | |
02重要病原微生物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張芳琳 | |
004第一附屬醫院 | ||
071005 微生物學 | ||
11微生物感染與免疫 | 尹 文 | |
071009 細胞生物學 | ||
11免疫/細胞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朱 平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710J1 疼痛醫學 | ||
11疼痛醫學 | 呂 巖 | |
0710J3 再生醫學 | ||
11干細胞與骨軟骨再生修復 | 羅卓荊 | |
12干細胞生物學與技術 | 韓 英 | |
1001J6 臨床遺傳學 | ||
11肝臟血管病病因研究 | 韓國宏 | |
12癲癇分子分型診斷,神經遺傳病診治 | 鄧艷春 | |
100201 內科學 | ||
01冠心病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 陶 凌 | |
02代謝異常心肌損傷研究 | 孫冬冬 | |
03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 | 馬 靜 | |
04胃癌的早診預警和多藥耐藥 | 樊代明 | |
05炎癥與消化系腫瘤研究 | 吳開春 | |
06免疫性肝病的發病機制 | 韓 英 | |
07肝癌與門脈高壓癥介入治療研究 | 韓國宏 | |
08腫瘤耐藥、代謝、腸道微生態 | 聶勇戰 | |
09胃癌前病變與胃癌早診早治 | 時永全 | |
10肝衰竭及人工肝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周新民 | |
11消化系疾病 | 梁 潔 | |
12多發性骨髓瘤的生物與靶向治療 | 陳協群 | |
13造血系統腫瘤基礎與新診療研究 | 梁 蓉 | |
14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機制 | 姬秋和 | |
15肺癌發病機理、早期篩查及個體化治療 | 張 艱 | |
16疾病的免疫介導機理及新療法的研究 | 朱 平 | |
17風濕免疫病發病機制及診治研究 | 吳振彪 | |
18慢性腎臟病的發生機制與防治 | 孫世仁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9中藥防治腎病機制與評價 | 李 鋒 | |
20IgA腎病發病機制的研究 | 黃 晨 | |
100203 老年醫學 | ||
01老年高血壓、心力衰竭的機制及治療 | 王曉明 | |
100204 神經病學 | ||
01腦血管病,顱內感染性疾病 | 趙 鋼 | |
02癲癇分子分型診斷,神經遺傳病診治 | 鄧艷春 | |
03癲癇,腦血管病 | 江 文 | |
100206 皮膚病與性病學 | ||
01銀屑病,自身免疫性大皰病 | 王 剛 | |
02色素性皮膚病、皮膚腫瘤 | 李春英 | |
1002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
01腹部影像診斷及相關基礎研究 | 宦 怡 | |
02神經及精神疾病的影像診斷學 | 印 弘 | |
03腫瘤分子影像與核素靶向治療 | 汪 靜 | |
04腫瘤分子影像 | 陳小元 | |
10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 ||
01腫瘤分子診斷與治療 | 郝曉柯 | |
02分子病原微生物學 | 馬越云 | |
03臨床輸血 | 尹 文 | |
100210 外科學 | ||
01肝癌轉移與復發、器官移植 | 竇科峰 | |
02器官移植、肝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陶開山 | |
03消化道腫瘤微創治療 | 趙青川 | |
04肝膽胰腫瘤分子機制研究 | 李海民 | |
05肝癌的發生機制 | 岳樹強 | |
06肝膽胰外科腫瘤 | 陳 勇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7乳腺癌發病機制及規范化治療 | 凌 瑞 | |
08肝癌基礎與臨床研究 | 王德盛 | |
09肝臟損傷、修復及再生的機制研究 | 王 琳 | |
10骨退變和神經再生修復 | 羅卓荊 | |
11脊柱退變與重建及內固定產品研發 | 雷 偉 | |
12骨關節外科、人工關節置換、運動醫學 | 韓一生 | |
13骨修復重建、骨科金屬植入物研發 | 郭 征 | |
14骨腫瘤;3D打印人工關節設計 | 范宏斌 | |
15臂叢神經損傷及修復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叢 銳 | |
16脊柱脊髓損傷;再生醫學 | 黃景輝 | |
17創傷骨科 | 袁 志 | |
18兒童骨關節畸形與創傷臨床與基礎研究 | 黃魯豫 | |
19泌尿外科微創、腎移植、男科學 | 袁建林 | |
20泌尿系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及生物治療 | 秦衛軍 | |
21腦危重傷、病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 費 舟 | |
22神經外科疾病的基礎研究及臨床轉化 | 蔣曉帆 | |
23顱腦損傷組織再生與功能修復研究 | 賀曉生 | |
24神經再生與神經功能的基礎研究 | 劉衛平 | |
25主動脈夾層外科治療 | 俞世強 | |
26心肌保護 | 陳文生 | |
27結構性心臟病介入與微創治療 | 楊 劍 | |
28缺血心肌保護,心臟外科學 | 易 蔚 | |
29皮膚擴張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馬顯杰 | |
30組織損傷修復、再生的細胞分子機制 | 胡大海 | |
100211 婦產科學 | ||
01婦科腫瘤、圍產醫學 | 陳必良 | |
02婦科腫瘤 | 楊 紅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00212 眼科學 | ||
01眼內新生血管疾病 | 王雨生 | |
02白內障基礎與臨床研究 | 周 健 | |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學 | ||
01耳聾發病機制及預防 | 陳福權 | |
100214 腫瘤學 | ||
01輻射致腫瘤干性轉化機制研究 | 石 梅 | |
02放療聯合免疫靶向治療的機制研究 | 于金明 | |
100217 麻醉學 | ||
01疼痛醫學 | 呂 巖 | |
02全麻機制 | 董海龍 | |
03膿毒癥 | 張西京 | |
100218 急診醫學 | ||
01戰傷休克救治和戰場醫學與裝備研發 | 尹 文 | |
1002J1 疼痛醫學 | ||
11疼痛醫學 | 呂 巖 | |
1002J3 再生醫學 | ||
11干細胞與骨軟骨再生修復 | 羅卓荊 | |
12干細胞生物學與技術 | 韓 英 | |
1002J6 臨床遺傳學 | ||
11癲癇分子分型診斷,神經遺傳病診治 | 鄧艷春 | |
12肝臟血管病病因研究 | 韓國宏 | |
1002Z2 重癥醫學 | ||
11膿毒癥 | 張西京 | |
100702 藥劑學 | ||
11藥事管理學 | 文愛東 | |
100800 中藥學 | ||
11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與中藥藥理 | 文愛東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2中藥藥效及機制研究 | 馬 靜 | |
13中藥臨床藥效評價 | 李 鋒 | |
105101 內科學(專業學位) | ||
01冠心病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 陶 凌 | |
02整合消化病學 | 樊代明 | |
03免疫性肝病的發病機制 | 韓 英 | |
04肝癌與門脈高壓癥介入治療研究 | 韓國宏 | |
05炎癥與消化系腫瘤研究 | 吳開春 | |
06腫瘤耐藥、代謝、腸道微生態 | 聶勇戰 | |
07胃癌前病變與胃癌早診早治 | 時永全 | |
08肝衰竭及人工肝的臨床及基礎研究 | 周新民 | |
09多發性骨髓瘤的生物與靶向治療 | 陳協群 | |
10造血系統腫瘤基礎與新診療研究 | 梁 蓉 | |
11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機制 | 姬秋和 | |
12肺癌發病機理、早期篩查及個體化治療 | 張 艱 | |
13疾病的免疫介導機理及新療法的研究 | 朱 平 | |
14風濕免疫病發病機制及診治研究 | 吳振彪 | |
15重癥急性腎損傷的機制與防治 | 孫世仁 | |
18IgA腎病發病機制的研究 | 黃 晨 | |
19冠心病診療與研究 | 韓雅玲 | |
20急慢性腎病發病機制及防治策略 | 陳香美 | |
105103 老年醫學(專業學位) | ||
01老年高血壓、心力衰竭的機制及治療 | 王曉明 | |
105104 神經病學(專業學位) | ||
01腦血管病,顱內感染性疾病 | 趙 鋼 | |
02癲癇分子分型診斷,神經遺傳病診治 | 鄧艷春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3癲癇,腦血管病 | 江 文 | |
105106 皮膚病與性病學(專業學位) | ||
01銀屑病,自身免疫性大皰病 | 王 剛 | |
02色素性皮膚病、皮膚腫瘤 | 李春英 | |
1051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學位) | ||
01腹部影像診斷及相關基礎研究 | 宦 怡 | |
02神經及精神疾病的影像診斷學 | 印 弘 | |
03腫瘤分子影像與核素靶向治療 | 汪 靜 | |
105108 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學位) | ||
01腫瘤分子診斷與治療 | 郝曉柯 | |
105109 外科學(專業學位) | ||
01肝癌轉移與復發、器官移植 | 竇科峰 | |
02器官移植、肝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陶開山 | |
03消化道腫瘤微創治療 | 趙青川 | |
04肝膽胰腫瘤分子機制研究 | 李海民 | |
05肝癌的發生機制 | 岳樹強 | |
06肝膽胰外科腫瘤 | 陳 勇 | |
07乳腺癌發病機制及規范化治療 | 凌 瑞 | |
08骨退變和神經再生修復 | 羅卓荊 | |
09脊柱退變與重建及內固定產品研發 | 雷 偉 | |
10骨關節外科、人工關節置換、運動醫學 | 韓一生 | |
11骨修復重建、骨腫瘤外科治療 | 郭 征 | |
12脊柱脊髓損傷及脊柱退行性疾病 | 王 哲 | |
13兒童骨關節畸形與創傷臨床與基礎研究 | 黃魯豫 | |
14泌尿外科微創、腎移植、男科學 | 袁建林 | |
15腦危重傷、病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 費 舟 | |
16神經腫瘤及腦血管疾病的診治 | 蔣曉帆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7顱腦損傷組織再生與功能修復研究 | 賀曉生 | |
18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微創治療研究 | 劉衛平 | |
19主動脈夾層外科治療 | 俞世強 | |
20心肌保護 | 陳文生 | |
21皮膚擴張術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馬顯杰 | |
22組織損傷修復、再生的細胞分子機制 | 胡大海 | |
105110 婦產科學(專業學位) | ||
01婦科腫瘤、圍產醫學 | 陳必良 | |
02婦科腫瘤 | 楊 紅 | |
105111 眼科學(專業學位) | ||
01眼內新生血管疾病 | 王雨生 | |
02白內障基礎與臨床研究 | 周 健 | |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學(專業學位) | ||
01耳聾發病機制及預防 | 陳福權 | |
105113 腫瘤學(專業學位) | ||
01輻射致腫瘤干性轉化機制研究 | 石 梅 | |
02放療聯合免疫靶向治療的機制研究 | 于金明 | |
105114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專業學位) | ||
01力量訓練對機體心肺功能的影響 | 牟 翔 | |
105116 麻醉學(專業學位) | ||
01全麻機制 | 董海龍 | |
02膿毒癥 | 張西京 | |
105117 急診醫學(專業學位) | ||
01戰傷休克救治和戰場醫學與裝備研發 | 尹 文 | |
005第二附屬醫院 | ||
0710J1 疼痛醫學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21疼痛與共情的腦機制研究 | 陳 軍 | |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 ||
21腫瘤分子病理學 | 張 偉 | |
1001J1 疼痛醫學 | ||
21疼痛與共情的腦機制研究 | 陳 軍 | |
22慢性痛微創治療臨床基礎結合研究 | 張洪新 | |
1001J6 臨床遺傳學 | ||
21生殖遺傳與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 | 王曉紅 | |
100201 內科學 | ||
61冠心病的缺血損傷與保護機制的研究 | 李 雪 | |
62胃腸功能性疾病的研究 | 王景杰 | |
63胃腸腫瘤早期診斷和個體化治療 | 王 新 | |
64miRNA調控白血病的分子網絡研究 | 劉 利 | |
65肺癌早期診斷、介入呼吸病學、呼吸危 | 金發光 | |
66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臨床治療方案研究 | 孫永濤 | |
67感染危重癥救治;感染與免疫 | 聶青和 | |
68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與治療 | 連建奇 | |
100204 神經病學 | ||
21神經免疫性疾病 | 李柱一 | |
22睡眠醫學 | 宿長軍 | |
1002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
21心血管超聲和超聲分子影像學 | 袁麗君 | |
22神經影像學及胸腹疾病影像病理 | 崔光彬 | |
23肝癌介入治療臨床與基礎結合研究 | 張洪新 | |
24心血管超聲診斷、超聲分子影像學 | 段云友 | |
10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21腫瘤分子診斷及治療靶點應用研究 | 張惠中 | |
100210 外科學 | ||
61胃腸道腫瘤/微創胃腸外科的研究 | 何顯力 | |
62脊柱脊髓損傷及椎間盤退變 | 錢濟先 | |
63泌尿生殖系腫瘤 | 王 禾 | |
64微創神經外科基礎與臨床研究 | 高國棟 | |
65腦卒中基礎臨床綜合治療策略研究 | 屈 延 | |
66功能性腦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王學廉 | |
67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 | 趙振偉 | |
68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機制 | 楊 倩 | |
69肺損傷、肺癌及食管癌的臨床研究 | 姜 濤 | |
70移植外科/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 | 李小飛 | |
71肺癌的發生發展機制研究 | 谷仲平 | |
72可穿戴輔料的研發 | 李學擁 | |
100211 婦產科學 | ||
21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與生殖遺傳 | 王曉紅 | |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學 | ||
21耳聾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盧連軍 | |
22喉氣管狹窄及功能重建 | 崔鵬程 | |
100214 腫瘤學 | ||
21腫瘤個體化治療 | 張賀龍 | |
100217 麻醉學 | ||
21麻醉藥物與圍術期器官保護 | 孫緒德 | |
22器官保護 | 姚立農 | |
1002J1 疼痛醫學 | ||
21疼痛與共情的腦機制研究 | 陳 軍 | |
22慢性痛微創治療臨床基礎結合研究 | 張洪新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002J6 臨床遺傳學 | ||
21生殖遺傳與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 | 王曉紅 | |
1002Z1 臨床病理學 | ||
21腫瘤病理學與分子病理學 | 張 偉 | |
1002Z2 重癥醫學 | ||
21器官保護 | 姚立農 | |
100706 藥理學 | ||
21神經藥理學 | 招明高 | |
105101 內科學(專業學位) | ||
61胃腸功能性疾病的研究 | 王景杰 | |
62胃腸腫瘤早期診斷和個體化治療 | 王 新 | |
63miRNA調控白血病的分子網絡研究 | 劉 利 | |
64肺臟介入病學 | 金發光 | |
65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病機制的研究 | 傅恩清 | |
66肺癌的發病機制和早期診斷 | 南巖東 | |
67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臨床治療方案研究 | 孫永濤 | |
68感染危重癥救治;感染與免疫 | 聶青和 | |
69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與治療 | 連建奇 | |
105102 兒科學(專業學位) | ||
21小兒消化系統疾病 | 江 遜 | |
105104 神經病學(專業學位) | ||
21神經免疫性疾病 | 李柱一 | |
22睡眠醫學 | 宿長軍 | |
1051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學位) | ||
21神經影像學及胸腹疾病影像病理 | 崔光彬 | |
22心血管超聲和超聲分子影像學 | 袁麗君 | |
23肝癌介入治療臨床與基礎結合研究 | 張洪新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24心血管超聲診斷、超聲分子影像學 | 段云友 | |
105108 臨床檢驗診斷學(專業學位) | ||
21腫瘤分子診斷及治療靶點應用研究 | 張惠中 | |
105109 外科學(專業學位) | ||
61胃腸道腫瘤/微創胃腸外科的研究 | 何顯力 | |
62脊柱脊髓損傷及椎間盤退變 | 錢濟先 | |
63關節與運動醫學 | 丁 勇 | |
64泌尿生殖系腫瘤 | 王 禾 | |
65微創神經外科基礎與臨床研究 | 高國棟 | |
66腦卒中基礎臨床綜合治療策略研究 | 屈 延 | |
67功能性腦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王學廉 | |
68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 | 趙振偉 | |
69肺損傷、肺癌及食管癌的臨床研究 | 姜 濤 | |
70移植外科/腫瘤基礎與臨床研究 | 李小飛 | |
71胸部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韓 勇 | |
72可穿戴輔料6的研發 | 李學擁 | |
105110 婦產科學(專業學位) | ||
21生殖醫學、婦科內分泌與生殖遺傳 | 王曉紅 | |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學(專業學位) | ||
21耳聾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盧連軍 | |
22喉氣管狹窄及功能重建 | 崔鵬程 | |
105113 腫瘤學(專業學位) | ||
21腫瘤的個體化治療 | 張賀龍 | |
22腫瘤的綜合治療 | 蘇海川 | |
105116 麻醉學(專業學位) | ||
21麻醉藥物與圍術期器官保護 | 孫緒德 | |
006第三附屬醫院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0710J3 再生醫學 | ||
31組織工程學 | 金 巖 | |
0710J5 礦化醫學 | ||
31骨、軟骨的生理和病理礦化 | 王美青 | |
0710J6 臨床遺傳學 | ||
31單基因遺傳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段小紅 | |
100217 麻醉學 | ||
31麻醉與神經發育 | 張 惠 | |
1002J5 礦化醫學 | ||
31牙和骨異常礦化機制的研究 | 段小紅 | |
100301 口腔基礎醫學 | ||
01口腔再生醫學 | 金 巖 | |
02顳下頜關節病與骨關節炎的病因診斷治 | 王美青 | |
03口腔修復材料性能研究 | 趙信義 | |
04口腔遺傳性疾病的研究 | 段小紅 | |
05咬合與顳下頜關節 | 焦 凱 | |
100302 口腔臨床醫學 | ||
01口腔修復 | 陳吉華 | |
02數字化醫學、頜面贗復 | 趙銥民 | |
03義齒優化設計 | 張少鋒 | |
04義齒及種植義齒表面改性 | 張玉梅 | |
05臨床咬合學及口頜系統生理病理 | 陳永進 | |
06口腔修復體3D打印 | 高 勃 | |
07種植體周圍骨組織改建 | 辛海濤 | |
08口腔種植材料及表面處理 | 馬楚凡 | |
09口腔美容修復 | 牛麗娜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0牙髓再生、難治性根尖周病 | 余 擎 | |
11牙髓損傷修復和牙髓再生 | 何文喜 | |
12口腔生物力學及臨床咬合學 | 張 旻 | |
13牙周組織重建與再生/再生生物材料 | 陳發明 | |
14牙周病防治機制與新技術 | 王勤濤 | |
15顳下頜關節損傷 | 胡開進 | |
16脂肪、軟骨、骨3D打印移植與再生 | 孔 亮 | |
17口腔頜面腫瘤/修復重建,再生醫學 | 吳 煒 | |
18牙再生的基礎及轉化研究 | 軒 昆 | |
19咬合發育及異常/再生與修復重建 | 王小競 | |
20口腔種植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李德華 | |
21口腔種植學,口腔激光 | 宋應亮 | |
22牙周病正畸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 | 金作林 | |
23口腔正畸生物力學 | 金 鈁 | |
1003J5 礦化醫學 | ||
31骨、軟骨的生理和病理礦化 | 王美青 | |
32牙和骨異常礦化機制的研究 | 段小紅 | |
1003J6 臨床遺傳學 | ||
31單基因遺傳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段小紅 | |
105116 麻醉學(專業學位) | ||
31麻醉與神經發育 | 張 惠 | |
105200 口腔醫學(專業學位) | ||
01口腔修復 | 陳吉華 | |
02頜面贗復 | 趙銥民 | |
03義齒優化設計 | 張少鋒 | |
04義齒及種植義齒表面改性 | 張玉梅 | |
05臨床咬合學及口頜系統生理病理 | 陳永進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6口腔修復體3D打印 | 高 勃 | |
07種植材料與修復 | 辛海濤 | |
08口腔種植、牙齒美學修復 | 馬楚凡 | |
09難治性根尖周病、牙髓再生 | 余 擎 | |
10臨床咬合學及口腔生物力學 | 張 旻 | |
11牙周組織重建與再生/再生生物材料 | 陳發明 | |
12牙周病防治機制與新技術 | 王勤濤 | |
13牙及牙槽外科疾病 | 胡開進 | |
14兒童口腔醫學疾病綜合診療 | 王小競 | |
15口腔種植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李德華 | |
16口腔種植學,口腔激光 | 宋應亮 | |
17牙周病正畸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 | 金作林 | |
18口腔正畸生物力學 | 金 鈁 | |
19口腔再生醫學與正畸 | 金 巖 | |
20正畸治療與顳下頜關節病、調合治療 | 王美青 | |
007航空航天醫學系 | ||
040203 應用心理學 | ||
41生理心理選拔與訓練 | 胡文東 | |
071003 生理學 | ||
41心血管保護 | 高 峰 | |
1001J5 礦化醫學 | ||
41重力變化生物效應與防護 | 孫喜慶 | |
1002J4 醫學心理學 | ||
41康復心理 | 孫喜慶 | |
100900 特種醫學 | ||
01航空航天生理學與應用心血管生理學 | 余志斌 | |
02飛行員生理心理選拔與訓練 | 胡文東 | |
03高空生理學 重力生理學 | 馬 進 | |
04重力變化心腦血管效應與防護 | 孫喜慶 | |
05空天心血管保護 | 高 峰 | |
06重力生理與骨骼生理 | 張 舒 | |
07航空航天衛生學 | 常耀明 | |
08視覺損傷與防護 | 張作明 | |
09人機工效學 | 文治洪 | |
10航天細胞分子生物學 | 導師組 | 與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聯合培養 |
1009J4 醫學心理學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
41康復心理學 | 張 舒 | |
1009J5 礦化醫學 | ||
41重力變化生物效應與防護 | 孫喜慶 | |
008軍事預防醫學系 | ||
100106 放射醫學 | ||
01輻射生物學及其應用研究 | 丁桂榮 | |
02腫瘤放射生物學 | 劉軍葉 | |
100401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 ||
01臨床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分析 | 夏結來 | |
02衛生管理統計 | 尚 磊 | |
03傳染病和慢性病流行病學 | 閆永平 | |
04分子流行病學 | 邵中軍 | |
05醫學統計學-統計方法與實驗設計 | 陳長生 | |
100402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 ||
01特殊環境醫學/神經毒理學 | 陳景元 | |
02特殊環境醫學/環境神經毒理學 | 駱文靜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00403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 ||
01營養與代謝性疾病 | 王 楓 | |
02營養與慢性病防治 | 楊瑞華 | |
100405 衛生毒理學 | ||
01自由基醫學,衛生毒理學,防化醫學 | 海春旭 | |
02急性肺損傷的救治 | 李文麗 | |
100406 軍事預防醫學 | ||
01環境物理因素健康危害與防護 | 丁桂榮 | |
02輻射生物學及其醫學應用 | 劉軍葉 | |
03電磁神經耦合機制 | 李 靜 | |
101100 護理學 | ||
11健康監測與評價 | 尚 磊 | |
120402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 ||
01整合醫學教育 | 樊代明 | |
02醫學科研管理 | 羅正學 | |
009軍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
071011 生物物理學 | ||
01生物醫學信號非接觸檢測 | 王健琪 | |
02骨骼生物力學 | 羅二平 | |
03生物醫學成像 | 盧虹冰 | |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 ||
01生物雷達技術 | 王健琪 | |
02骨骼生物力學 | 羅二平 | |
03醫學成像及智能分析 | 盧虹冰 | |
04醫學電磁成像新技術及臨床研究 | 付 峰 | |
05生物電磁特性與成像新技術 | 史學濤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06高原健康工程 | 俞夢孫 | |
010藥學系 | ||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
51腫瘤免疫治療 | 張英起 | |
52代謝與腫瘤免疫相關靶點發現與干預 | 盧茲凡 | |
53腦膠質瘤發病的分子機制 | 張 偉 | |
1003J5 礦化醫學 | ||
51礦化異常相關疾病治療藥物研究 | 何 煒 | |
100701 藥物化學 | ||
01納米藥物設計與合成 | 吳 紅 | |
02不對稱催化;藥物合成 | 姜 茹 | |
03新反應及新藥研究 | 何 煒 | |
04天然藥物化學 | 湯海峰 | |
05手性技術和手性藥物合成 | 張生勇 | |
100702 藥劑學 | ||
01分子藥劑學 | 周四元 | |
02納米載體構建與新型遞藥系統研究 | 張邦樂 | |
100703 生藥學 | ||
01天然藥物化學 | 湯海峰 | |
100704 藥物分析學 | ||
01納米藥物設計與生物學效應 | 吳 紅 | |
02藥物的分離分析與方法研究 | 何 煒 | |
100705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
01生物技術藥物 | 張英起 | |
02代謝病與腫瘤免疫藥物發現 | 盧茲凡 | |
03空軍飛行人員骨質改變的防治 | 張 偉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
100706 藥理學 | ||
01藥物代謝動力學 | 周四元 | |
02心血管藥理學 | 李小強 | |
03神經藥理學 | 劉水冰 | |
04分子藥理學 | 羅曉星 | |
1007J2 生物技術與工程 | ||
51生物治療制劑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張英起 | |
52益生菌與基因檢測新技術 | 盧茲凡 | |
1007J5 礦化醫學 | ||
51礦化異常相關疾病治療藥物研究 | 何 煒 | |
100800 中藥學 | ||
01中藥藥劑學 | 周四元 | |
02天然藥物化學 | 湯海峰 | |
03中藥藥劑學 | 張邦樂 | |
04中藥藥理學 | 李小強 | |
011軍事醫學心理學系 | ||
040203 應用心理學 | ||
01心理測量與選拔 | 苗丹民 | |
02心理選拔與精神障礙甄別 | 劉旭峰 | |
03 心理損傷防護與心理能力提升 | 朱 霞 | |
0402J4 醫學心理學 | ||
01心理測量與選拔 | 苗丹民 | |
02心理與行為的多質融合評估技術研究 | 劉旭峰 | |
03心理損傷防護與心理能力提升 | 朱 霞 | |
1002J4 醫學心理學 | ||
01心理測量與選拔 | 苗丹民 | “申請-審核”制 (英語筆試+綜合答辯)
第四軍醫大學專業課真題地址:詳情請點擊》》》》》 第四軍醫大學考博英語地址:詳情請點擊》》》》》 咨詢請聯系: |
1009J4 醫學心理學 | ||
01心理測量與選拔 | 苗丹民 | |
02異常心理與行為評估與甄別 | 劉旭峰 | |
03心理損傷防護與認知提升 | 朱 霞 | |
012護理系 | ||
101100 護理學 | ||
01創傷救護 | 劉喜文 | |
02心理與精神衛生護理 | 張銀玲 | |
03精神心理護理/慢病護理 | 尼春萍 |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