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1500°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9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 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于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10055 人,國際學生717 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263人,教授431人,副教授688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9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1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學校現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地質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學校擁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熱忱歡迎廣大有志青年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一、培養目標

    以服務國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業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拔尖創新人才。

    二、招生計劃

    2019年我校擬在34個學科專業招收博士研究生約350人。其中招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博士生12人,招收高校輔導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3人(管理科學與工程),招收與中國地質科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10名。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2019年招生計劃為準,招生計劃可能有增減。各招生單位招生人數詳見2019年博士招生專業目錄。

    三、學習年限

    博士研究生實行彈性修業年限,基本修業年限為4年,本科直博生基本修業年限為6年。

    四、招生方式

    (一)本科直博: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良;通過英語六級考試,或托福、雅思通過留學資格;具有一定科研經歷并獲得全國性學科競賽獎勵,或在T5及以上分區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或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二)碩博連讀(含提前攻博):本科畢業于高水平大學或一流學科;學習成績優良;通過英語六級考試,或托福、雅思通過留學資格;具有一定科研經歷并有科研成果, 或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提前攻博在上述基礎上須在T5及以上分區期刊發表一篇與碩士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論文或獲得1項及以上發明專利。

    (三)公開招考:指面向符合公開招考條件人員采取的“初試+復試”方式招收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此類招生方式僅面向珠寶學院、材料與化學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B類重點實驗室、國家地理信息系統研究工程中心、地質調查研究院。

    (四)“申請-考核”:指面向應屆或往屆碩士生(具有科研經歷符合條件的專業學位碩士生也可申請),采取“申請+考核”方式選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根據(地大校辦發【2018】38號)文件,2019年我校在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環境學院、海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面實申請-考核”制招收選拔博士研究生。其他招生單位招考方式不變,具體辦法參見(中地大研發【2018】53號)文件。

    五、公開招考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或者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后在所要報考的學科、專業或相近學科領域已工作6 年或6 年以上(從獲得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①具有高級職稱;②修完所報考專業的碩士學位課程及選修課程且成績合格(須提供授課單位的成績證明);③在T5以上刊物上發表與所報考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或獲得省級科技獎勵或獲得國際、國家發明專利)。

    3.有2位與所報考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2019年體檢統一安排在復試階段進行)。

    5.報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生考生須經所在單位及所在地教育廳資格審查同意。少數民族骨干計劃招生生源范圍:①內蒙古、廣西、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含兵團)、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的少數民族考生;以及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含張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縣兩區)等6個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邊境縣(市)的少數民族考生。上述地區漢族考生應具有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3年以上工作經歷,且報名時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②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少數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西部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學生畢業后,必須按協議回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不得違約。

    6.報考我校2019年高校輔導員專項計劃人員需為高校院(系)一線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在編在崗的專職輔導員和高校學生工作系統優秀骨干。截至報名之日應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滿3年,且具有碩士學位,年齡不超過45周歲(197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7.除本校專任教師(含學生輔導員)和專職科研人員外,不允許博士生在職攻讀博士學位(高校輔導員專項計劃除外)。

    六、申請-考核”報考條件

    (一)報考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環境學院、海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考生需滿足以下要求: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報名對象為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含應屆、往屆),須滿足碩士學位論文綜合評定等級良及以上;同時,須滿足畢業學校應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或(境)外一流大學,或所學專業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的結果為B類及以上。

    3.第一學歷須為普通一本及以上全日制本科畢業,并取得學士學位。

    4.外語能力須達到大學英語四級、六級水平,或IELTS≥6.0或TOEFL≥80,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國際期刊上發表過高水平專業學術論文,或以第一譯者身份翻譯出版過學術著作,翻譯字數不少于一萬字。

    5.對科學研究具有濃厚興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在學科、專業或相近研究領域的期刊上發表T4及以上學術論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以第一發明人獲得發明專利,或已獲得省、部級以上與報考學科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五名)者將優先考慮錄取。

    6.身體和心理健康,符合普通高校招生體檢標準。

    7.符合報考單位規定的其他學術性條件和要求。

    (二)報考珠寶學院、材料與化學學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B類重點實驗室、國家地理信息工程技術工程、地質調查研究院的考生須滿足以下要求:

    ①本科畢業于高水平大學或一流學科;修滿碩士全部課程并成績優良;通過英語六級考試,或托福、雅思通過留學資格;理工類及經管類研究生須在T4及以上分區期刊上發表1篇與碩士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論文,或獲得1項及以上發明專利;其他人文社科類研究生在我校T5及以上分區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

    ②優秀業務骨干須符合普通招考博士生報考條件,在T5及以上分區期刊上發表1篇與碩士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論文,或獲得1項及以上發明專利;須獲得國家級獎勵(有證書)、省部級一等獎(前7名)、二等獎(前5名)、三等獎(前3名)。申請者須經所在人事部門和兩位正高級專家推薦。

    七、報名及考試

    2019年博士生入學考試采取網上報名的方式。考生請于指定時間登錄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zhinengdayi.com/cugyz)網上報名系統完成報名。

    (一)報名時間

    網報時間為2019年1月1日-20日。

    (二)報名對象

    1.公開招考

    2.“申請-考核”

    3.本科直博

    4.碩博連讀及提前攻博

    (三)報名材料

    考生在網上報名的同時,考生應將報名材料寄送給報考單位研究生秘書。

    1.公開招考方式考生報名材料包括:

    ①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報名系統打印)。

    ②兩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書(系統下載表格)。

    ③碩士課程成績單。

    ④最后學位、學歷證書的復印件及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交教育部學籍在線認證報告,入學前補驗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并交復印件)。

    ⑤同等學力考生交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以及高級職稱復印件各一份,發表論文、獲獎或專利證書復印件。

    2.“申請-考核”方式考生《申請材料》包括:

    ①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報名系統打印)。

    ②碩士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和身份證。

    應屆碩士生:碩士研究生證;《教育部學籍在線認證報告》(可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注冊申請);

    已獲碩士學位者:碩士學歷證書;碩士學位證書;《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學位證書認證報告》;

    國外獲得碩士學位者:碩士學位證書;國外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③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

    ④碩士成績單(在校研究生到本校研究生院培養部門辦理并加蓋公章,在職人員從本人人事檔案中復印并加蓋人事部門公章)。

    ⑤外語水平成績證明(大學英語四、六級;TOEFL;雅思;WSK等)。申請者請提供能夠用于查詢有效成績的用戶名和密碼,以便查詢成績的有效性。

    ⑥獲獎證書、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出版專著及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證明材料。

    ⑦碩士學位論文情況:已獲碩士學位者介紹碩士學位論文概要和創新情況等,應屆碩士畢業生介紹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及研究進展等。

    ⑧自我評價和攻博期間的科學研究計劃書(計劃書不少于3000字,具體要求參見招生單位規定)。

    ⑨兩位與所申請學科相關的教授推薦信2位與所申請學科相關的正高級職稱以上專家的推薦信。

    ⑩報考招生單位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請用A4 紙印制,加上封面(申請材料封面可從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下載)和目錄按材料序號裝訂成冊,《報考登記表》單獨裝訂,以便審核。“申請-考核”方式考生背景評估、學科專業考核、綜合面試考核與“公開招考”方式考生復試同時進行,并確定最終錄取名單。

    3.少數民族骨干考生還須提交所在單位及所在地民族教育主管部門簽章的《報考登記表》。

    4.輔導員專項計劃還須提交《高校輔導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報考資格審查表》。

    5.“本科直博”、“碩博連讀”、“提前攻博”方式考生需在網上報名期間提交“公開招考”方式報名材料中①-③項材料到報考單位。

    (四)資格審查

    考前一周,“公開招考”方式考生由本人親自攜帶下列材料到報考單位研究生秘書老師處進行資格審查。

    1.報名材料相關證件的原件,包括學歷、學位證原件等。

    2.考生本人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證。

    (五)領取準考證

    考生本人在資格審查現場領取準考證。

    (六)考試時間及地點

    初試時間:2019年4月13日。

    初試地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東區教學綜合樓,請于考前到校查看具體考場。

    復試時間:2019年4月底至5月中旬,具體工作由各招生單位組織。

    (七)碩博連讀、提前攻博進入博士階段資格考核的具體要求見培養辦通知。

    八、考試科目

    博士生入學考試分初試、復試兩個階段。初試均為筆試,每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初試科目如下:

    1.外國語:2019年外國語入學初試內容為公共外語,科目代碼為11XX。專業外語及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在復試中進行。

    2.業務課一:專業基礎課,科目代碼為2XXX。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3.“申請-考核”方式業務課一(科目代碼及名稱為2206|學科專業考核)在復試階段由招生單位組織。

    4.同等學力考生需加試自然辯證法。

    5.招生目錄中公布的業務課二考試科目(科目代碼3XXX)在復試階段由招生單位組織筆試。

    九、復試及錄取

    初試結束后,學校根據招生計劃和考生初試成績等確定復試錄取工作意見,各招生單位制定本單位復試錄取工作方案,報學校備案后組織實施。

    復試方式為筆試與面試相結合,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科目代碼33XX)及專業外語筆試、外語聽說能力測試和綜合面試(專業能力、創新精神及綜合素質)等。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者須加試(筆試)兩門本專業碩士主干課程。

    對達到初試分數線并通過復試、政審和達到體檢要求的考生,根據教育部當年下達給我校的招生規模擇優錄取,錄取規則由各招生單位在復試錄取工作方案中公布。學校可根據生源情況適當調整各學科、專業招生計劃。

    十、培養及收費

    1.博士生學習方式:全日制培養。

    2.全日制非定向培養博士生學費為10000元/年,均享受一等學業獎學金(10000元/年)及15000元/年的國家助學金(1500元/月,一年發10個月)。

    3.全日制非定向培養博士生獎助學金分為三等,各等獎助學金的比例構成及獎助標準如下表。其中,A類配套標準適用于海洋科學等12個學科類別;B類配套標準適用于應用經濟學等3個學科類別。

    等級

    比例

    學業獎學金

    國家助學金

    學業助學金

    基本總金額

    導師配套方式

    學校投入

    導師配套

    一等

    15%

    10000元/年

    15000元/年

    15000元/年

    ≥16000元/年

    56000元/年

    A類

    ≥8000元/年

    48000元/年

    B類

    二等

    40%

    10000元/年

    15000元/年

    12000元/年

    ≥12000元/年

    49000元/年

    A類

    ≥5000元/年

    42000元/年

    B類

    三等

    45%

    10000元/年

    15000元/年

    8000元/年

    ≥5000元/年

    38000元/年

    A類

    ≥2000元/年

    35000元/年

    B類

    4.全日制定向培養博士生學費為28000元/年,不享受獎助學金。

    5.學校設立了“助教”、“助管”崗位(資助標準:博士生400元/月,按實際工作月份發放),并鼓勵導師為其指導的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提供助研津貼。

    6.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博士研究生3萬元/生,每年約評選60人。

    7.社會力量在學校設有趙鵬大獎學金、王大純創新獎學金、銳鳴校友獎學金、校研84級獎學金、恒順礦業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信才獎學金、雷波興達獎學金、華獅化工獎學金、水科學之星獎學金、82水文創新獎學金、華睿獎學金、黃海機械獎學金、廈門三燁獎學金、愛貝爾72911獎學金、無錫鉆通獎學金、無錫鉆通獎學金、無錫金帆獎學金、中海達獎學金、偉志股份助學金、銀之夢獎學金、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生獎學金和佳源獎學金等各類獎學金,用于獎勵在社會活動、學術活動、學習成績、科技成果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績的研究生。

    十一、其他

    1.我校博士生培養實施國際化戰略,每年投入500萬元左右保證全日制博士生在學期間出國聯合培養、短期交流或參加國際會議一次。

    2.學校每年投入50萬元,設置特(3萬)、一(2萬)、二(1萬)、三(0.5萬)等獎,獎勵發表高水平論文或科研獲獎的博士生,每年約評選50人。

    3.2019年我校繼續與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具體招生由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分別實施。

    4.2019年我校博士生招生學科、專業中,凡按一級學科(學科代碼最后兩位為“00”)和自設學科(學科代碼第五位為“Z”)招生的,按一級學科授學位;其他按二級學科招生的,按二級學科授學位。

    5.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績查詢、復試名單、錄取查詢等均通過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進行,不再向考生寄送紙質成績單、復試通知等,請考生及時登錄網站查詢有關信息。

    中國地質大學專業課真題地址:詳情請點擊》》》》》

    中國地質大學考博英語地址:詳情請點擊》》》》》

    咨詢請聯系:
    旭晨教育公眾號:xuchenedu(旭晨在線教育)
    微信QQ同號:539371003、125923181

  •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亚洲精品国产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
    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已有 0 條評論

      我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