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工業大學 考博經驗 分享
眼看新一輪的考博結果即將公布,思緒不由地穿越到自己等待結果的那段時間,雖信心滿滿,但還是滿懷期待,畢竟現在考博競爭力度越來越大,而且自己面臨著算是一批新的改革吧(復試環節的小改革)。
所以每次回想起來,都覺得是有驚無險,但是追根究底,我認為只要找準了目標,探索到了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加之持之以恒的努力,每個考博學子都能實現自己的讀博夢。
本人結合自己四個月的短暫讀博生涯,真心體會到了讀博的快樂與滿足,快樂的是每天都可以干與自己追求相吻合的事情,滿足的是更高的平臺給與自己不同的學習環境,每天與那些不同程度優秀的人打交道,對于我們視野的開闊,思維的拓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接下來結合自己考取西工大工業設計的整個備考過程(公開招考),將自己的切身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衷心的祝愿大家都能探索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1清晰明確的考博目標
相信有很多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都想考取西工大的博士,成為余隋懷老師的弟子,畢竟余老師在工業設計界的地位大家有目共睹,而且余老師在工業設計專業的確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成熟的教學體系。
除此之外,依托西工大特色鮮明的三航領域,工業設計專業所形成的軍工人機研究方向目前在全國范圍也是比較領先的,所以這些外在條件都吸引了更多學子的向往,也使得目前報考西工大工業設計的人數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但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我們逐夢路上的外界影響因素。
而我們要做的是,想清楚自己的考博目標,明確自己為何要讀博,只有這樣才能堅持下來;接下來查閱目標導師的研究方向,并研讀導師近幾年的文章、學術報告、專訪等,從中找到感興趣的點;然后通過郵件聯系導師,簡要說明自己的考博意向,并表決自己讀博的決心,最好以自己取得的成果作為自己有能力讀博的證明。
記得我當時確定想攻讀余老師的博士之后,做了很多工作,因為本科和碩士就讀學校很一般,所以只能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彌補這一點不足。我當時查閱了余老師近幾年的論文,學術報告、專訪,了解到了余老師近幾年所做的最新研究,也時刻關注著余老師的動態。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在確定考博目標之后,一直在做準備工作(科研積累:論文、專利、比賽),并向余老師做階段性的匯報,以及自己對該領域新研究熱點的解讀、體會,同時也對老師的重大成果表以祝賀(如余老師2017年榮獲光華龍騰獎)等,但這些工作不宜太頻繁,否則會弄巧成拙。
畢竟發這些郵件的目的是表明自己讀博的決心和毅力,所以每三個月發一次就可以,不然老師那么忙也沒時間回復,反而徒增煩惱,誤以為老師不愿意給自己讀博的機會。
02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
在明確了考博目標之后,接下來要為目標付諸行動,相信付出必有收獲。樹立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出身不好,或者報考人數太多,而錄取名額很少就給自己貼上自己只是“試一試”的標簽。
當然,我遇到過好幾個這樣的考生,一開始就說競爭壓力那么大,我這次也就試一試,不行下次再考。在我看來,信念這個東西無形中給人一種動力,每每做一件事之前,擁有必勝的信念往往給我們一種無形的力量,不斷去督促我們做得更好。
所以,建議各位考生,不管我們面臨的處境如何,既然決定考博,那我們和其他人一樣,我們面臨同樣的起點,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不是給別人當陪同。
當然,樹立堅定不移的必勝信念,才能有動力去為讀博做科研積累,去尋找適合的方法進行復習,而不是每天去想自己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因為考博這件事,一旦你真心付出了,前期積累了大量科研成果,也認認真真復習了,那么成功非你莫屬,否則哪怕你付出了90%的努力,最終也會敗在你10%的懈怠上。
03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
這個環節也是我所要分享的最重要的部分,在我看來,找對了方法,才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去付諸行動。
首先談英語的復習。英語是考博中的關鍵,尤其是考西工大,英語占有很大的比重,當然,這也是大家拉開差距的科目。記得最初聯系余老師的時候,余老師就說過英語最重要,需要了解應試英語的備考技巧。所以我在整個備考過程中,始終以強化英語能力為根本,最后考取了76分的成績。
在復習過程中,我堅持每天早上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集中堅持了四個月時間),其中每天早上堅持半小時晨讀,復習資料以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那套書為主。晨讀以閱讀那本書為主,堅持讀里面的文章,一個月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的寫作框架能力有所提升,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斷提高了自己做閱讀題的正確率。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結合整個語境不斷地思考某句話的含義,日積月累,對文章主題思想的把握能力就會有所提升。
做真題的過程中卡著時間做,而且每次堅持把作文寫完,即完整的做一套題。但是相比做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做完之后對照答案分析題型,堅持做一套總結分析一套,及時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并進行查漏補缺,最好將錯題匯總到筆記本上,堅持每周閱覽一次錯題本。
此時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同類型的題往往會錯三次以上才能做對,所以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做錯的題一定要謹慎,要找到自己做錯的原因,并反復訓練,直到徹底掌握為止。
翻譯的技巧就是簡單句用活、用精,不要企圖上來就用復雜的句子來提分,除非對句型的研究很到位,同時注重邏輯性,完整表述整段話的內容。作文不建議用書上指定的模板,畢竟那是人家總結的,除非記性很好的人,可以嘗試。但我覺得通過晨讀加強閱讀的訓練,日積月累我們也可以形成自己的作文框架,這樣寫起來也比較流利,而不需要刻意去背誦。同時,口語的加強也很關鍵,因為復試的過程中有口語交流環節,所以掌握最基本的交流技巧也很必要。
專業課的復習相對而言比較輕松。除指定的參考書目以外,我主要以閱讀論文和搜集該領域的重點學術講座和國際會議為主,在整個復習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對每本書的理解框架,整理了余老師、柳冠中老師的主要研究熱點及設計理論體系,梳理了工業設計及相關前沿技術的重點研究問題。最終在考場上的感覺就是一切都在預料中,還有點自己是出題人的感覺。
所以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腳踏實地,除弄懂課本基本理論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近幾年工業設計領域研究熱點的解讀,最好結合案例進行理解,以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其中在工業設計這門專業課,除考一些基本概念與方法之類的題型之外,也會涉及到設計理論與具體案例相結合的分析與討論式題型,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復習的過程中重點加強設計理論應用能力的訓練,最好能以全局的視角來解讀設計案例,而不只是停留在設計這一階段。
工業設計綜合這門試卷題型綜合性較強,考察的更多的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和對設計的全局理解。比如在我參加考試的那次,涉及到了柳冠中老師對設計的理解,雷軍對工業設計重要作用的強調等,其中都是一些宏觀性題目,不難回答,但仍需謹慎,更要加強平時對設計的關注與理解。
在此推薦一個比較高效的專業課復習技巧,所花時間短,但相當有效。就是在有效的時間快速讀每本專業課復習指導書,完了拿出一張A3紙,根據自己的理解羅列出整本書的主要內容與要點,切忌回憶過程中不能翻書,想起多少寫多少,這樣一來考察了自己對這本書的掌握程度,同時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漏洞,比起整天看一本書,看幾遍還不知道看了什么高效的多。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多關注一些設計前沿的微信公眾號,隨時了解設計領域的大師們所分享的一些關于前沿領先技術在設計過程中的應用,其中會涉及到大數據、區塊鏈、云平臺、新零售、VR、AR 以及物聯網等如何與實際生活進行對接。
關注《非常設計師網》,可以了解到柳冠中教授及國際頂級戰略設計大師艾斯林格等設計大師對設計思維及設計教育的理解。通過親身體驗,感覺這兩個方法在整個專業課的復習過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希望也能為其他考生提供幫助。
04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考博整個過程或多或少會有點枯燥,但是既然決定了,就要克服一切阻礙,唯有這樣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當然,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豐富自己的復習方式,將看視頻、看書、整理筆記、回憶等方式交叉起來,這樣才不會厭倦、疲憊。堅持不懈的去為自己的考博夢筑路,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進入理想的學府。
參加完初試,覺得成績還可以就應該好好準備復試,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我在復試階段的主要經驗就是做足準備,把所有的科研材料整理成冊,做個PPT進行分類展示,以便面試的老師們更快速地了解你,因為沒有人愿意一本一本翻你的支撐材料。同時,最好撰寫一份SCI可行性計劃,向老師展示你具有攻讀博士的潛力。
專業基本素養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有的老師也會問到專業領域的問題,但我那次主要是以讀博之后怎么做以及自己具有哪些讀博的潛力等為主,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大牛面前其實也不好回答。所以建議大家提前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想想自己有哪些做科研的優勢等。
總之,從決定考博到復試結果出來那一刻,我們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任一環節都不能疏忽大意,否則只會前功盡棄。
PS:對于任何決定考博的學子來說,前期的科研積累必不可少,因為不管是在聯系導師,還是復試環節,前期的科研積累都會讓老師對你刮目相看,也會給自己足夠的信心去迎接這一場挑戰。其次就是英語的重要性,一定不能馬虎,這是作為過來人的真實感悟。
最后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