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學院2016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論基礎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性質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是為學院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設置的。“信息論基礎”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的一門自命題專業科目,設置該科目的指導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學院對高層次、高素質人才的選拔,又要有利于促進考生對本科目的學習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信息理論及編碼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能靈活運用其分析、解決相關問題。考生應能:
(一)掌握各類信息的統計度量方法,包括各類熵、熵的性質及相互關系。
(二)掌握信源及信道編碼的第一、第二、第三定理的基本內容和指導意義。
(三)掌握信源、信道的分類及數學模型;信道容量概念及幾種典型信道的信道容量計算方法。
(四)掌握糾錯編碼原理、譯碼準則;線性分組碼的定義、描述及性能,線性分組碼的基本監督矩陣、生成矩陣及譯碼。
三、考試形式及考試時間
信息論基礎科目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四、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為100分。
(二)內容比例
信息的度量 約20分
無失真信源編碼 約25分
信道容量與有噪信道編碼 約15分
限失真信源編碼 約20分
糾錯編碼原理 約20分
(三)題型比例
概念題約 10 %
計算題約 60 %
證明題 約 30 %
第二部分 考查知識范圍
一、信息的度量
(一)自信息、互信息、平均互信息
(二)離散和連續信源的熵
(三)離散和連續最大熵定理
(四)離散馬氏源的熵
二、無失真信源編碼
(一)等長碼與等長信源編碼定理
(二)變長碼與香農第一定理,變長碼的編碼方法
(一)離散平穩信源和馬爾可夫信源編碼定理
三、信道容量與有噪信道編碼
(一)信道容量概念及幾種典型信道的信道容量計算方法
(二)錯誤概率和譯碼規則,錯誤概率和編碼方法,有噪信道編碼定理
四、限失真信源編碼
(一)信源的失真測度
(二)信息率失真函數,信息率失真函數的計算
(三)限失真信源編碼定理
五、糾錯編碼原理
(一)檢糾錯能力與漢明距之間的關系
(二)線性分組碼的定義、描述及性能
(三)線性分組碼的基本監督矩陣、生成矩陣及譯碼
參考教材
《信息論基礎》,曹雪虹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06,第1版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注意:本文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