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1664°

    [考博經驗分享]醫學考博成功經驗之同濟大學醫學考博英語復習_考博_旭晨教育

    ? 醫學考博成功經驗之同濟大學

    7個多月以來披星戴月,終于拿到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欣喜之余,把考博過程記錄之。這輩子大概也就考一次博吧?所以盡量詳細一點。

    早在2015年,我就有考博的打算。尊敬的劉瑋老師當時跟我說了一句話:“登山不到頂不行。”2016年5月畢業答辯時,張學軍教授聽完后特意叮囑:“博士一定要讀啊!”亦更堅定了我的讀博計劃。

    國內皮膚科的 博導 很多(應該有200多人吧),但美容皮膚科學方向的教授不多,劉瑋老師是其中之一,所以順理成章的,我打算讀劉老師的博士,擬報考中國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的專業基礎考試科目是免疫學,于是2015年下學期,我選修了免疫學,然后又讀完了Abul K. Abbas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第8版,對免疫學多了一些了解,之后轉入逐章精讀和習題集配合模式,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準備答辯。之所以早作準備,是因為中國醫科大學歷年進入復試的考生,免疫學成績都高得驚人——2016年第一名的免疫學考了98分。加上免疫學是很多深入研究必須要了解的基礎知識,好好學習一下,除了考試之外,對做研究也很有好處(齊顯龍老師語)。

    (上圖:左邊的書是之前免疫學備考的。病理學以右是后來7個月復習的部分資料)

    不過2016年8月,發生了一點特別的事情,和劉老師商議后,他支持我在上海讀博,綜合考慮,我決定報考同濟大學王秀麗教授的博士。王老師的團隊有一個痤瘡組,關于光動力治療痤瘡的研究成果被2016版美國皮膚學會《痤瘡治療與護理指南》引用,她本人是某旦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雙博士,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光動力首席專家、同濟大學醫學院光醫學研究所所長。我碩士期間的最大遺憾之一,就是并沒有把研究做到我想要的深度。雖然我關于痤瘡的研究論文在國際和國內引起了一些關注,但還有很多很多工作要繼續做,想在博士期間繼續深入研究。

    與中國醫科大學不同,同濟大學考的專業基礎科目是病理學(或者可選病理生理學),英語則是自主命題,復試再考專業課。王老師對我報考表示歡迎和支持。于是我的同濟考博之旅開始了。

    我先通過旭晨教育考博頻道看看同濟大學考博的相關信息,又查看了里面同濟近年考博公布的各種資料,以便早作準備,后來的事實證明這樣做完全是正確的。

    首先是英語。英語一向是我的強項,然而同濟的英語考試歷年來難度較大(參比GRE和專八水平),重中之重是閱讀理解,所以我仍然精心備戰。從2016年9月1日開始到考博初試前一天,我精讀的專八閱讀理解文章約300多篇,做了近10年來的真題和兩本模擬題(旭晨教育也有專八頻道直接可以從這查看專八備考文章),GRE閱讀理解200余篇,其它名校歷年閱讀真題100余篇,準確率穩定在80%-100%之間;泛讀的GRE、名校考博閱讀理解、英美報刊原文500余篇,以上加起來總共約1100余篇;做了詞匯題約3000多道,準確率在85%-100%之間,每天背單詞,直到考前,GRE、專八和考博單詞背了6000多個。過去我是從不背單詞的人,但這一次我很認真。原因在于自感年齡大了,沒有那么多時間折騰了,盡量要做到一擊即中。做到后來,GRE閱讀常能做到滿分。說實話,我指著英語給我把分兒拉高一點呢!


    病理學是在臨考前兩個月開始準備的,一是因為我覺得原來病理學還不錯,碩士的時候考了97分;二是從以往看,同濟的病理試卷不算難;三是病理考的內容主要是總論,總共五六章,內容不多。我把歷年的真題都仔細做了,背會,每天按進度計劃看書、仔細做習題集。

    每天除了做點小的實驗(大的、需要連續長時間作戰的都暫停了)、一些其他工作上的事情之外,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復習備考上,家人也都全力支持,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百事不管的生活(慚愧),晚上一般在十二點左右才睡,到2017年春節期間,離考試還有一個多月,每天更是到一點多才睡。身體狀況并不是很好,我時常感到腦供血不足(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初試結束后經處理有所改善,另說不表)。

    2016年12月我提交了報名,本想少點準備考試的時間,選了申請審核制,但沒有通過(即不用初試,直接進入復試。申請審核制考生原則上要求選“非定向”,但我嫌調檔太麻煩,就選的定向),因此需要參加統考。當然這也是想嘗試一下,萬一能免初試,可以省我兩三個月準備復習的時間,用于做研究那是極好的。

    既然沒有通過,統考我也不怕——當時我心里是這么想的:這么多年一路拼上來,并沒有怕過什么考試好嗎?等著吧,我考個高分出來看看!

    然而事實證明,我太高(低)估了計(同)己(濟)。

    3月11日考試,上午英語,題量大到驚人,閱讀理解一篇就長達兩頁A4紙。論長度,在我做過的卷里,似乎只有北理工的卷子可以媲美。我自我感覺做得還可以。詞匯題只有一兩道拿不準。閱讀理解,后來查證有三篇是專八真題,另兩篇是專八模擬題,很巧,有一篇關于皮膚和防曬的文章,恰在我專業范圍內。翻譯題的原文摘自《New York Times》的一篇文章,第一句我沒能譯好,但其它部分我覺得自己譯得很不錯,畢竟我譯過不少東西,也是過了高級口譯的人。寫作題我感覺自己的觀點、用詞、造句、文章主旨,都拿捏得比較準。為防止因書寫問題扣分,我特意用了斜體,以便閱卷老師閱讀,免得卷面扣分。整個卷子我大概有4-5個生詞,自己估了一下分數,覺得應該能在80分左右。

    英語題量非常大,不停地高度緊張地寫字,到下午考病理時,頭挺疼的。卷子拿到手就感覺傻眼啦,今年出題的套路和往年不一樣,腫瘤學的內容達40%以上,有一些內容我看的書上都木有講。。。打起精神寫啊寫。交卷前仔細統計了一下自己可能丟分的題目,算了算得分上限是83分,而去年的分數線是75分,如此算來,我的安全余量只有8分。假如老師手抖兩下,分數低于75,肯定就沒戲了。。。



    已有 0 條評論

      我有話說:
    •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亚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