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1257°

    [考博動態]41歲時大學女教師重回高校讀博 45歲數控大賽得獎_考博_旭晨教育

    41歲大學女教師重回高校讀博 45歲數控大賽得獎

    “十年前,我指導的學生走上全國六部委聯合主辦的數控大賽,而且拿回了全國第一的名次,那是對我執教能力的肯定。今年12月,我自己走上賽場、拿到名次,那是對我自身實踐知識、動手能力、應用技術能力等的綜合考察,這一份肯定讓我更有底氣為師、授業、解惑。”

    自信地說出這一番話的老師,名叫鄭書華,是寧波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一名教師,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一屆全國高等院校工程應用技術教師大賽”中,她獲得了二等獎第1名的好成績。

    記者了解到,這次比賽,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共有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103所高校的291支參賽隊伍入圍決賽,可謂人才濟濟。

    能做學問又能做工程

    如今的老師也不好當

    據了解,這次大賽以考查選手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設計能力為主,當時鄭書華參加了以“現代制造”為主題的“數控機床控制技術”賽項,參賽項目是《介于加工中心與自動送料機械手的防護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在決賽中經歷了實踐技能操作、設計方案實施和 “創新成果演示與答辯”等多個環節。

    “如果不是因為時間估計不足,加工環節未能完畢,我是可以拿到一等獎的。”談到比賽結果,鄭書華多少有點遺憾。

    用她的話來說,今年45歲的她第一次參賽,卻也是最后一次,明年她就會因為“超齡”無法參賽,可以說這次比賽是對她多年來在數控技術領域深度、廣度研究的集中檢閱。

    傳統思維中,教師嘛,自然就是做做學問就好。然而時代不同了,特別是在寧波工程學院這所工程類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已經把“雙師型”作為重頭戲。

    “雙師”,顧名思義,就是既有教學科研能力,又有工程指導能力,“雙師型”是工程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近年來,隨著地方本科高校逐漸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在理論教學中是講師,在實踐教學中是工程師的“雙師型”教師,日漸成為當下社會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在寧波工程學院,鄭書華是 “雙師型”教師的代表之一。從教20余年始終堅持教改、課程建設,定期走訪企業了解行業發展,結合生產實情充實課堂知識,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創新,帶領學生走進工廠頂崗實習……她的經歷,恰好詮釋了“雙師型”教師所應體現的專業素質。

    “學生的成長是驚人的,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斷解惑,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無法第一時間答疑解惑。”鄭書華說,“雙師型”教師一直是她努力的方向,因此她無法解惑的危機感就更強烈。

    為適應時代發展

    她41歲時重回高校讀博

    為了盡快向“雙師型”教師轉型,鄭書華曾到德國Gelsenkirchen進修,學習德國數控應用技術;重回高校攻讀博士,加強理論積淀;到行業企業調研,了解最新的資訊更新課堂教學……

    “學習是快樂的,實踐也是快樂的。一想到我的學習成果可以通過課堂傳遞給更多學生,再累的過程也是值得的,”鄭書華如是說。

    為突出應用型特色,鄭書華以多年來積累的實踐教學資源和經驗為基礎,將產品的整個加工過程從編程到加工模擬引入課堂,實現整個項目的全方位講授,并用一些完整的項目做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們去完成。

    為了讓枯燥的理論教學更生動,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2015年暑假,鄭書華聯合同事共同完成了《數控技術》課程相關的63段視頻的錄制,并上傳至網絡平臺,其中近40%的視頻片段錄自現場技術實施。

    “圖文并茂永遠比白紙黑字來的具體,學生本就對專業知識有所畏懼,看視頻,看演示,課堂效果會更好”,鄭書華介紹,這種視頻輔助的教學模式她本人還是第一次嘗試,今后會不斷完備、充實。課程中有幾講還嘗試了翻轉式課堂授課,效果很好,頗受同學們的歡迎。

    “課堂學習始終是基礎,要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就必須進企業,下車間。”鄭書華說,每年學校都會號召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她就會親自帶領學生到各企業實地參觀,讓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真正落地。多年來,她帶領的學生到過的企業有韻升集團、北侖海天集團、江北水表廠、寧波高發汽車拉索有限公司、鄞州博曼特工業有限公司、北侖耀發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

    為了讓學生真正體驗數控綠色制造,鄭書華還聯系對口企業讓學生參與頂崗實習。期間,不僅為學生們爭取最好的福利待遇,更不定期到企業探望,利用好企業生產一線的有利環境指導學生的專業學習,有的放矢地提升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不管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提升,“堅持”是鄭書華為自己設下的底線。

    “45歲參賽沒什么,41歲我也考博了,目前仍然在讀。我希望我的學生在我身上,起碼能看到一種努力和堅持。”在她看來,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治學之道都貴在堅持,多做,多想,多問,少說。

    由她主講的《數控技術》一課,從2009年的校重點課程立項到現在申報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幾年的建設過程,從課程內容到授課方式不斷改善,精益求精。

    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辦學理念

    培養出更多“雙師型”教師

    在寧波工程學院,像鄭書華老師為代表的“雙師型”教師還有很多。這樣的師資也為該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寧波工程學院是改革開放之初由聯邦德國政府援建的全國4所高校之一,應用型辦學歷史源遠流長。

    自1983年創建以來,一直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理念,1997年成為“全國示范性高工專”,2010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計劃”試點高校,2014成為“長三角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理事會主席單位”。

    近幾年來,應用型辦學成果突出。在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了與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專業結構體系,創新了卓越引領、產教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一套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教育體系,打造了一支專兼結合、理實兼顧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立了社會、行業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

    在科研成果應用于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年科研合同經費約6500萬元,其中,年橫向合同經費約4000萬元,約占總經費的2/3; 校辦產業產值達1.2億。

    今年6月,學校召開第二次黨代會,明確學校未來五年的發展思路和目標,指出要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模式,爭試點創示范。





    已有 0 條評論

      我有話說:
    •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亚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