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1789°

    [考博動態]復旦大學:新舉措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養機制改革_考博_旭晨教育

    學校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實踐載體中提出“育人”為根本、“特色”為靈魂、“一流”為目標,并將“深化改革”作為實現根本任務、體現特色、實現一流的途徑。2009年4月來,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培養一流研究生的目標,學校在深化研究生招生和培養機制改革上陸續推行了一些舉措,為貫徹學習實踐活動的實踐載體邁出了踏實的步伐。

    深化“不拘一格”的研究生選拔和培養理念

    在前些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快速擴大的背景下,學校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強調了“堅持走內涵建設道路”的理念,要求在源頭上狠抓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并結合本科自主招生改革,針對研究生人才選拔的理念開展了解放思想討論。學校認為,本科和研究生的擇才理念應當是一致的:選拔適合復旦育人理念的學生進入復旦深造。在研究生招生上,除了報考學生的統考成績外,還應將報考學生的學習潛力、特別是科學研究的能力作為選撥錄取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38歲僅有高中學歷的遼寧錦州工人蔡偉,參加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試。4月下旬,經過復試的蔡偉已經進入今年復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蔡偉的事例體現了我校“不拘一格”選拔和培養高水平人才的育人理念。

    高中畢業時由于偏文科嚴重,蔡偉沒能考上大學,進入當地一家橡膠廠做膠管工人,三年后,工廠倒閉,十多年來一直靠擺攤、蹬三輪車維持生活。離開校園20年來,他沒有中斷過古文字學的學習。1997年,中國古文字學界泰斗,裘錫圭教授在學界頂級刊物發表《<神鳥賦>初探》一文后,對賦中的“佐子”未能做出解釋。蔡偉隨后去信,告知“佐子”應讀為“嘬子”。裘先生就此知曉蔡偉。2008年9月,蔡偉經由裘先生引薦,參與由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持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項目的整理工作。在校研究生院的配合下,2009年初,裘先生聯名業內兩位知名學者上書教育部,請求特批蔡偉準考博士資格,并得到了肯定批復。

    “不拘一格選拔和培養高水平人才”是復旦近年來一直貫徹的辦學理念。從2000年起,復旦就實行了一項制度:兩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學校認為,對于高學歷人才選撥和培養,應當立足科研后備人才隊伍建設的高度,不斷探索“多層次”“個性化”的模式,對于特別具有科研潛力的“學術苗子”,應當在健全學位授予制度的基礎上給予學院和導師一定的招生自主權,同時為這些人才度身定制適合其個人特點的課程計劃,培養其綜合素質、發揮其科研特長。

    博士生招生改革擴大試點范圍

    研究生選拔方式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為進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2007年上海醫學院率先試行“申請-考核制度”。經過兩年的探索,今年我校將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放醫所等9個單位新增為試點單位。

    “申請-考核制度”的組織方式是:分申請和考核兩個環節,申請環節在考試之前,由考生向報考單位提交規定材料。報考單位組織專家對材料進行評審,確定申請人是否達到標準進入下一輪考核。考核環節相當于原來的筆試和面試。

    “申請-考核制度”的實質是:第一,把博士招生的關注點,從書面考試成績轉向對考生實際科研能力的考察。第二,增加了二級單位的自主權,把生源的具體選擇權下放給院系和學科。第三,賦予了導師在招生、培養、科研等方面更為全面的自主權,符合博士生的培養規律。

    我校于4月上旬公布2009年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考生的初試成績,4月中下旬組織復試。據試點單位的反饋,今年招生情況令人滿意。以物理系為例,往年招生名額往往“用不完”,而今年“不夠用”,又申請增加了4個。明年,博士招生改革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計算機學院、力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等也將實行“申請-考核制”。

    啟動“211工程”三期創新人才培養資助計劃

    為提高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加大對優秀研究生的資助力度,學校啟動了“211工程”三期創新人才培養資助計劃。該計劃共包括6個資助項目,旨在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和吸引優秀研究生生源。

    6個資助項目分別是:“復旦大學重點學科優秀博士生科研資助計劃、復旦大學交叉學科優秀博士生科研資助計劃、復旦大學博士生短期國際訪學資助計劃、復旦大學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資助計劃、復旦大學研究生暑期學校資助計劃和優秀大學生夏令營資助計劃”。其中,前4個項目的資助對象是校內研究生,包括“準研究生”。

    針對校內研究生的科研資助項目,資助經費3-10萬元不等,主要用于支付科研相關圖書、實驗器材、試劑、資料的購買費用,科研成果論文發表、項目鑒定、專利申報等相關費用,以及國內外訪學、進修費用等;“準研究生”暑期科研活動的資助經費為3000-5000/人,主要用做學生的交通、食宿補貼。針對其他高校在校研究生、青年教師以及優秀大學生的暑期交流項目,學校和院系按比例分擔,由院系核定資助額度。

    所有項目實行“自由申報,專家評審”的方式擇優資助。專家評審由各專項評審委員會組織實施。校研究生院負責制具體實施辦法及相關說明,以及運作過程的中期檢查與監控。

    更多2014考博信息請關注旭晨教育考博頻道。



    送福利啦

    1)微信搜索公眾號:淘園日記
    2)回復【1】領取大額淘寶優惠券
    3)回復【2】領取晨光文具優惠券


              微信識別二維碼



    已有 0 條評論

      我有話說:
    • <table id="gge6i"><kbd id="gge6i"></kbd></table>
      <li id="gge6i"><rt id="gge6i"></rt></li>
    • <table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table>
    • <noscript id="gge6i"><source id="gge6i"></source></noscript>
    • <bdo id="gge6i"></bdo>
    • 亚洲精品国产